但今时今日,培养公民性已成为很多民间NGO和教育人士的目标。
以去年维生素类原料药为例,价格的上涨和产量的下降与企业的环保压力有一定关系。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获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废水、废气、粉尘、高浓度废液、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等是化学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因而,业内在谈及制药行业的环保问题时,多指化学原料药生产过程的污染与治理。吴惠芳预计, 2017年,受环保压力继续影响,许多维生素生产厂家仍旧会限制生产,部分维生素产品上游原料会供货紧张,其市场价格也会持续走高。药品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中,则主要包括工艺粉尘、有机废气、酸碱废气、恶臭气体等。在重重雾霾之下,制药企业的治污之路将如何走?请关注本报记者采写的专题报道。
吴惠芳具体分析说,近几年,维生素E一直处于低价位。同样,2015年底到2016年初,由于国内环保压力和上游原料供应紧张等原因,维生素A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如果说石油是工业血脉的话,煤炭就是顶着雾霾之源的工业脊梁。
如果炼钢无法替代的话,用来发电的煤炭有多少替代?用什么替代?水电已经基本开发完了从数据来分析,一吨煤产生的二氧化碳约2.5吨,我国2013年煤消耗量约35亿吨,约产生二氧化碳87.5亿吨。近些年来,各火电厂为环保投入的资金数以千亿计,并且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排放物指标的检测数据,确实在下降,从这个角度说,环保部门的排放物逐年下降的说法似乎有了证据。问题在于:环保部门一直在关注排放烟气的多少,而忽视了烟气的温度与湿度才是问题所在!脱硫设备打了折扣?雾霾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排放的烟气,不论是根据常识,还是专业的试验都可以证明,烟温越高,烟升越高,越容易扩散。
煤是主要污染来源,这点是毫无疑问的,这点柴静在片中也提到。不论汽车还是餐饮,显然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雾霾。
日本,由于日本是个岛国,为了避免对本国的污染,要求排放大气温度90-100℃,几乎所有的火电厂都安装了烟气再热器。2、部分设备的选型或质量存在问题,比较典型的是除雾器选型不当或质量不好,导致除雾余量不够,效果不好。因此,电厂脱硫脱硝工艺通过水雾增加的硫酸盐和硝酸盐排放而导致雾霾显著加重的说法不成立。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也存在政策上的原因,国家划定了总体完成脱硫脱硝的时间表,但对各企业而言,脱硫是个很大的投入,越晚上脱硫,成本越低。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电厂以节能为理由,停开或少开部分环保设备,导致污染排放增加。这就造成了全国在要求的时间节点到来之前,短期内大量上脱硫项目,远远超出市场承受力。天然气燃烧增加了排烟湿度和氮氧化物总量。曾被称作老男人饭局上的斟酒女孩、央视最穷主持人的柴静,自费百万拍了一部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火了几天之后,被迅速封杀。
那直接导致全国大范围缺电,对经济的打击不言而喻。一时间,国内大大小小脱硫公司纷纷冒出,甚至有不少脱硫公司实际上是几个人,几张桌子的皮包公司。
以电厂为例,增加脱硝、脱硫、以及未来可能要求的脱碳等环保措施,势必增加能源的消耗量。而环保,本来是一个很专业的科学领域,几乎所有的环保设备都会存在能源消耗。
上个世纪,由于我国没有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火电厂烟气排放温度在130-150℃之间,在这个温度下的烟气属于干烟气,容易扩散,不易形成雾霾。而钢铁、水泥、石油这些重污染行业,无一例外地都需要燃煤,即便是我们汽车燃油的生产,也是需要煤提供能源或原料,这些所有行业,也都需要消耗电力,而电力,80%左右来源于煤。其实,要找到雾霾主要来源,其实也不难,就是看我们主要的能源来源于哪里,就很容易找到雾霾的真正原因。氮化物也是产生雾霾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年夏天的蓝天白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今年全国大部分火电厂都投运了烟气脱硝设备,大大减少了氮化物排放。作为燃煤电厂减排的重要治理措施,湿法脱硫真的会加重雾霾?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把排烟湿度与雾霾连在一起缺乏科学论证。雾霾,必须直面的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的大气治理力度逐年加大,有关部门公布的空气污染物指数总体趋势是不断下降。
某一种小范围内的能源是有限的,但自然界总体看来,能量必然是守恒的,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为另一种形式,这是中学教材中的常识。这些理由说的符合实际吗?符合,每一条都是实际情况。
一大批新上的电厂不再要求安装GGH,已经安装的电厂开始大规模拆除GGH,排烟温度的要求也没人提了,某些电厂的排烟温度几乎接近大气温度。按照我国年天然气消耗量1600多亿立方米估算,每年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量超过3200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大气排放水分接近3亿吨。
(来源:中工网)2015年旧文回顾:这个夏天的蓝天白云能持续多久?------一个环保工程师眼里的雾霾真相2015这个夏天,我走过武汉、郑州、北京等几个城市,我看到了久违的蓝天和白云,还有夜晚那满天灿烂的星斗。此外,源于德国的烟塔合一技术,排放的也是湿烟气。
原因在哪儿呢?主要是两点:1、脱硫公司或者因为没有吃透技术,或者为了节约成本,对脱硫工艺和布置进行了不恰当的简化。这种情况下,虽然大量含硫含氮化物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但通常不会导致烟气在低空聚集。总量上看,按吨煤燃烧湿法脱硫烟气带出1吨水估算,我国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每年向大气排放约40亿吨的水蒸气。所以,烟气的温度对于扩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中国超过80%的能源来源于煤,也可以就此推出80%左右的废气排放来源于煤。环保上我们做了多少?实际上,近年来,针对燃煤火电、化工、采暖的洁净燃烧技术已经发展非常快,脱硫、脱硝已经成为必备设备,到2015年,几乎所有的火力发电厂都装备了脱硫和脱硝设备,这些比起十几年前相比是非常大的进步。
5、在环保政策上,不要再提环保与节能并举,对于民用而言,环保与节能或许具有一致性,这个提法似乎没有大问题,但对大多数工业而言,要想环保,就无法节能。下图是2015年3月9日在中部某发电厂拍摄的一张对比图片,该电厂2根烟囱分别是一期2台30万千瓦烟囱和二期2台60万千瓦机组烟囱,所有机组都在运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排烟温度的不同,烟雾明显不同。
按照烟囱设计规范,由于污染雾浓度降低,脱硫后防腐湿烟囱通常只有原来干烟囱高度的一半,烟囱高度降低、湿度增大,使排烟难以扩散。雾霾的主要原因我们真的清楚了吗?要找到雾霾的主因,就要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入手。
经过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如果不经过再加热,排放温度只有40-50℃。但取消烟气再热器依然不是正确的选择,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环保与节能,某些时候,是无法双赢的,必然要做出谁优先的选择。于是,在某些专家的建议下,有关部门的默许下,国家又开始了大规模取消GGH(烟气再热器)的运动。但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多煤、少气、缺油的国家,短期内停止用煤,甚至仅仅是减少到一半,都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问题来了:发达国家装设烟气再热器的不会发生设备堵塞吗?不能说完全没有,这与运行状况有关,但绝没有国内这般普遍,基本都能满足正常运行。这些国家,都是强制要求烟气高温排放。
而我国,越来越多的火电厂都采用低温排放烟气。我们该怎么做?1.完善空气污染控制标准在大气污染控制标准中增加排烟温度、湿度控制的内容,比如将排烟控制规定在高于大气温度约60℃(或实际温度不低于80℃)、湿度低于90%,在解决大气雾霾污染的同时,同步实现节能和节水。
汽车和餐饮的排放跟燃煤比起来,也只是很小一部分。笔者到过近百家电厂,不用进电厂,只需将车停在附近半天,就知道该厂的烟气势低温排放还是高温排放,如果车上积了厚厚一层灰,一定是低温排放。